【室內設計推薦】混搭風-以建築概念打造藝廊感私宅!體驗藝術即生活的雋永詩意
May 07, 2025室內設計案例專訪人氣 (149)

SPACE DATA室內坪數:27坪 設計風格:現代簡約
空間格局:4房 2廳3衛
房屋類型:新成屋
建材使用:歐德系統傢俱、軌道燈、白鋁框玻璃門、洞洞板、Order floor超耐磨木地板、特殊漆、鐵件、花磚
屋主對家的期待,超越了單純的溫馨日常,渴望藝術、音樂與書籍的人文氣息,化為一段輕柔而雋永的旋律,悄然縈繞於每個角落。歐德設計師潘春吟深刻思索空間與美學的價值,細膩挖掘家邸的潛在意涵——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紐帶,亦是涵養氣質、陶冶品味的精神棲所。
順應四米挑高的優勢,以「策展」的思路進行佈局,運用建築式語法,透過材質、結構與光影之間的張力,展現剛與柔並存的美學角力,形塑出多層次感知。小孩房則以「雙層空間」形式,書寫豐富的生活想像與多元的成長軌跡。
【設計重點】
重點1: 策展式空間佈局 藝術與生活的和諧共鳴
從事金融業的屋主,對收藏藝術畫作和偶戲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,當理性思維與情感疊合時,居家空間成為了審美品味的介質。因此,聚焦於重新定義生活機能,並透過「策展式」概念,將藝術品與日常生活深度融合,創造出彼此相契合的精神鏈接。
借助對形式與材質多維度的考量,玄關以沉穩的灰階色調、無序的花磚拼接,營造出內斂且富有張力的氛圍。伴隨軌道燈投射下的珍藏畫作,彷彿走進當代藝術畫廊,過濾心境的雜質,讓每一次歸家都能啟動純粹的美學視野。
機能方面,玄關設有鞋櫃、穿鞋椅、洞洞板與結合掃機的污衣櫃,透過石紋立面和燈帶光影,寄予空間摩登奢雅之感,同時凸顯出戲偶精緻細膩的工藝,展現角色的非凡氣勢。
進入藝術的世界,從觀看到感悟,是一個不斷昇華的過程。沙發背牆的留白,恰如其分地襯托畫作,成為最佳背景,藉由畫軌與投射燈的巧妙佈局,以及觀賞距離的精準掌握,呈現出最完美的視覺體驗。
重點2:有機曲線塑造空間 體現建築式的雋永美感
有別於平鋪直敘的設計語言,空間結構與廓形以極簡有機的自由曲線、明暗有度的燈光層次,呈現出「建築感」的外觀和秩序,具有現代又藝術性的雋永特質。
從玄關甫入進主空間,天花和地坪雙雙利用流暢且富有變化的弧線,塑造出獨特的內外分野,同時不著痕跡地引導人們的視線,詮釋出別有洞天的感受。
如果說極簡線條是理性的傳遞,那麼藝術漆濃淡不一的紋理便是感性的表達。循著動線兜轉,貫穿全室的曲線及高雅灰蘊,一路延伸至電視主牆,凝鍊出沈靜深邃的美感,而中段內嵌展示收納櫃,在美學和生活之間取得精緻的平衡。
藏於其間的次臥房,則以一筆弧形修潤視覺過渡,不僅巧妙弭平了高度差,隱藏門所呈現的俐落塊面,也為空間增添了立體雕塑感。
電視機櫃延續自由曲線的設計語彙,既柔化了轉角,化解日常使用中的碰撞風險,也注入輕盈流動的韻律感。靈動的造型宛如悠揚的旋律,與平台上新復古風的CD播放器與遊戲機相映成趣,營造出一家人聆聽音樂、玩遊戲、共享天倫的溫馨場景。
重點3:朗闊明亮的居家圖書室 將閱讀帶入日常
開闊敞亮的空間,承載著陽光灑落的節奏,光影在材質肌理之間交織流轉,勾勒出層層疊疊的通透意境。這份自然呼吸的有氧感,形塑出舒適宜居的生活基因,揉合自然的純粹與人文的溫度,正是屋主心之所嚮、夢想中家的模樣。
餐廚區以輕盈透亮的白色鋁件拉門,援引豐盈日光,並藉由餐桌椅的擺佈,創造出寬敞流暢的回字動線,圍塑高度彈性的使用情境。針對屋主一家熱愛閱讀的生活習慣,設計師巧用雙面櫃體,一側作為書房內的琴譜收納櫃,另一側則轉化為廊道上的書櫃,讓原本只是通行的路徑,變成為溫馨的居家圖書室,賦予生活更多可能性,也讓日常行走之間,多了一份沉浸式的人文氣息。
主臥房運用臥床與窗邊的距離,透過一體成型的流暢設計,無縫串連弧形床頭板與休閒臥榻,形成一隅幽靜的閱讀角落,讓女主人怡然自在,回歸最本真的柔軟狀態。入門衣櫃特意以矮櫃相隔,緩解入門時的壓迫感,帶來寬闊無拘的空間氛圍。
重點4:夢幻雙層空間 盛載孩子成長的想像與自由
臥房不僅是日常起居的場域,更是自我認同與個性養成的空間表達。利用四米挑高的結構優勢,將孩子的臥房打造為「雙層空間」,突破傳統臥室的侷限,也為成長中的孩子提供一方自在延伸興趣、培養審美與專注力的私密天地。
上層作為睡寢區,下層則結合閱讀、學習與收納機能,譜寫出獨立且多元的生活節奏。充分利用梯下空間,嵌入滿滿收納,滿足更衣需求。由於大面窗景透進溫煦的自然光,衛浴入口選用噴砂玻璃拉門與之呼應,隨著光影流動,營造出一方放鬆自在的恬謐空間。